家人得了“疑心病”?“冷漠”疗法可减轻症状

作者: 来源: 科技日报 2021-09-28 14:55:19

 

作为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亲友,当患者又开始反复抱怨他们的“症状”时,比较好的选择是忽视他们的抱怨和担忧,撤销曾给予的特殊关照。这种应对措施看似冷漠,但实则能中断症状恶化的负向循环。当患者反复抱怨和担忧,却不再能获得外在强化后,症状理论上会随之消退。

心理话

眼下,不少企事业单位组织员工进行年度体检。不过,对于有些员工来说,即便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,他们也没法安心,总觉得自己身体有毛病,一定要去医院再好好检查一番才放心。“疑心病”这个词,似乎是对这类人最贴切的描述。

那么,在心理学上怎么看待“疑心病”?“疑心病”又为何会出现?若身边人有了“疑心病”我们又该如何有效规劝呢?

“疑心病”学名“疾病焦虑障碍”

从临床表现上来看,人们口中的“疑心病”,最接于心理学上的“疾病焦虑障碍”。罹患该障碍的人,深陷自己可能患有某种严重疾病的焦虑和恐惧之中。出于对身体健康的担忧,他们经常会辗转各大医院,进行详细检查,可检查均表明:他们没有任何形式的器质病变。

不过,即便有了医院的诊断,他们仍认为自己有“病”,只不过由于诊断仪器不够精密或医生的疏漏导致症状未被查出。一次无恙的检查结果,只能令他们获得短暂的安宁,但不消数日,他们就又会要求复诊。

值得强调的是,患者并非是在假装有病,他们主观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“病痛”,而且对于可能罹患致死疾病的恐惧也是真实的。只不过,这并非一种生理上的疼痛,而是心理上的。若外人对他们的痛苦表示质疑,往往会招来他们的激烈反驳。

症状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

在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脑成像研究中,科学家们发现相较于正常个体,这类患者对于自身生理感觉或躯体不适的感受比较高,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前脑岛和前扣带回脑区被激活,从而导致他们能更敏锐地感受到身体的细微变化,并对此产生过度关注。

除了生理层面的敏感外,在认知层面,这类人对于躯体信号的灾难化解释,是促使症状产生的直接因素。认知行为理论认为,人们对自身体验的解释会直接影响认知。例如,大量运动后,我们会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,一般人可能将这种体验解释为“有点儿累了”,不会唤起强烈的情绪反应;可若换作疾病焦虑障碍的患者,他们可能就会觉得“自己身体素质变差了”“心脏病要发作了”,进而引发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,促使血压升高,甚至使本来微弱的疼痛感变强。

家族病史研究显示,患者的这种灾难化解释倾向,很可能继承自原生家庭。换句话说,他们的抚养者很可能也是该障碍的潜在患者,以至于孩子无意中模仿了父母的思维方式和不健康行为。此外,由于过分关心自身病症,导致这些父母经常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。时间一长,孩子就会发现唯一能获得关心的途径就是“生病”。因此,他们惯于用身体上的不适来表达情绪,而这种童年时期的生存策略延续到了成人时期。

综合来说,生理层面的易感、认知层面的灾难化倾向以及家族中的心理遗传……多重因素的叠加,使得身体哪怕有一点点的不适,都会使患者觉得要遭受灭顶之灾。

“冷漠”疗法可减轻症状

罹患疾病焦虑障碍的人往往敏感多疑、固执且谨小慎微,因此说服他们接受心理治疗绝非易事。

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,疾病焦虑障碍能够维持,很大程度上是持续受到了周边环境的强化。童年时期,孩子患病时父母给予的特殊关注充当了“强化物”。而当长大成人后,提供特殊关注的对象,就可能转变为了医生和亲友。由于体质上的敏感,加上他们惯于夸张表述症状,这就使得医生倾向开出更强效的药物,也促使患者接受了更多诊断检查。而这很可能使他们间接获得了,来自职场和亲友的大量同情,甚至是免除了生活上本应承担的许多责任。换句话说,周边人的关心,不仅没有减轻症状,反而强化了他们反复求医的不良行为。

因此,作为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亲友,当患者又开始反复抱怨他们的“症状”时,比较好的选择是忽视他们的抱怨和担忧,撤销曾给予的特殊关照。这种应对措施看似冷漠,但实则能中断症状恶化的负向循环。当患者反复抱怨和担忧,却不再能获得外在强化后,症状理论上会随之消退。

与此同时,应持续对患者的建设行为和正向品质给予“鼓励”,反复关注他们身上有价值的部分。久而久之,患者很可能会放弃低效的“症状”,转而通过主动帮助他人,这种更加积极的方式来获得周边人的接纳和认可。

(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祝 杰)

 

相关文章
精彩导读